饮冰豪情,热血难凉
鸿鹄之志,始终不渝
恍然出梦,珠流璧转
仰望星空,踵武前贤
岁月长河潺潺流淌
五四精神代代相传
快跟随团团的脚步
聆听青年热血故事
感受跃然纸上的青春热情
定格青春昂扬风貌
传递风华正茂的五四之光
青年笔触·五四记忆
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尘雾之微,补益山海
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旭日初升之势,光芒遍洒天地
青春璀璨如歌,笔尖流转生辉
一笔一画,倾诉少年热血
一言一行,蕴藏时代风采
@金融学院 汪伟健
2022年8月,我踏上了西部计划之旅,从赣鄱大地到川西高原,在四川省小金县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担任六年级英语教师、成为孩子们的篮球兴趣队教练,拥有双重身份的我和孩子们朝夕相处,成为了彼此的朋友。在课外生活中,我带领他们体验红色剧本游戏,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周末我还经常前往学生家中家访,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在西部山区支教的这一年时光令我终生难忘,也更加坚定了我未来要前往基层服务工作的决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 “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
@信息管理学院 黄枫棋
作为新时代青年,2023年暑期我跟随三下乡实践队伍走入信丰,跨越繁忙的城市,初入乡村,不同于城市的烟火气息冲击着我,但住宿条件的艰苦不能阻挡青年的热情。小队走入田地参与农活,与田野里的农民们一起绽放最美的笑容,展现坚韧和工作热情;组织“童心港湾”活动,与留守儿童一起画下属于我们的蓝天。看着乡村孩子们纯真的眼神中流露着对未来的渴望,我想,作为大学生,我有责任将知识传递给他们,帮助他们实现梦想。深入乡村让我看见了不一样的角落,期间点点滴滴,有疲惫劳累,更有人间温情和别样的风景,让我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仰,努力为社会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 聂霓晗
“以奉献之犁,深耕青春”。2023年11月,我在学院老师们的带领下前往奉新县西塔学校进行爱心捐赠和看望慰问活动,带去了我们精心准备的爱心围巾和手套。当我将这些小小的礼物递到孩子们手中时,孩子们也回馈给了我最灿烂纯净的笑颜。
我们还在绿茵场上组织了各种小游戏,和孩子们一起奔跑、笑闹。我教他们怎样传球,怎样协作,每一个动作和互动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在我们即将离开时,一个小女孩轻轻拉着我的手问:“姐姐,你们下次还会再来吗?”我笑着点头,“当然!”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将爱和希望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也希望自己的青春不虚此行,能在奉献中成长,在成长中奉献。
@金融学院 董甜甜
我最想分享的新时代青年的故事是身残志坚,大音希声的郑璇的故事。
在两岁半时,郑璇因一场医疗事故而失聪。从此,繁闹的世界仅在她的左耳留下一丝微弱的余声,即使佩戴上最先进的助听器,她的听力也远远不及常人。在她的世界里,没有春日里的细雨滴答,没有酷暑中的阵阵蝉鸣,没有秋日叶落扑簌的轻响,只有无限的寂静。
失聪让郑璇的学习之路坎坷万分。她要花成千上百倍的时间去学习他人一两岁就能说得流利的语言,又因为在上课时只能看得懂老师的唇语,要比别人多花数倍的心血去归纳笔记。然而,身体上的残障无法束缚她积极向上的灵魂。在无人看好的情况下,郑璇依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先后考入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获得了手语语言学博士学位。现在的她,已经成为了一名高校博士生导师。
正如《尘曲》中所言:“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无论是求学亦或是工作的路上,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挫折。但哪怕山高路远,哪怕风浪不断。我们只要坚持心中的热爱,不断奋斗,一叶芦苇般的小船也足以载着我们抵达远方。
@金融学院 高羽科
我想分享徐卓的故事,一个平凡却又不普通的女孩儿,内心一直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在姑姑和父亲都因守鹤事业而丧生所带给她的巨大悲痛面前,却丝毫没有动摇自己守鹤的信念。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后,她毅然回乡,从事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面对外界的不解与质疑,她坦言地说:“我希望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而不是别人期待的样子。”尽显青年之信念坚定,初心不改。命运之无常令人叹惋,生活往往无法理会生命个体的笑泪而默默旁观。然而人坚守的勇毅总是激发出惊人之力,抚慰伤痛,接续前行。
五四青年创意涌
朝气蓬勃气韵浓
笔墨挥洒豪情在
奋发有为家国融
足迹绘梦·步步生趣
步步留痕,编织青春篇章
帧帧留念,激荡青春活力
踏青春之径,以足迹绘制梦想蓝图
展青年之志,用合照定格青春瞬间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强国征途,青年接续
青春之歌,响彻云霄
生而逢时,重任在肩
再接炬火,起而行之
挺膺担当,吾辈自强!
文案/沈沁圆
图片/郑宇 李泽同 胡宝仪
汪伟健 聂霓晗 黄枫棋
值班编辑/曾曦
责任编辑/薛丽超 徐丽娟 安仲玉
审核/王昊 熊孜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