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婺梦同行,源泽乡土”实践团⑥|来婺源,邂逅一场千年的“砚”遇 团聚江财 2024年07月19日 18:28 江西
-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19 17:08:02 阅读: 次 字体 字体: 大 中 小
-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7月17日,江西财经大学“婺梦同行,源泽乡土”实践团前往国家一级高级技师、非遗歙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江西省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孙涛的店铺,在同孙涛交谈中体会歙砚之美;在观赏非遗制作技艺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砚雕情缘,石中悟艺
江湾古城的一隅,有一方小天地,在这里,孙涛用双手雕琢着千年古巷的文化传承。始于一次选择、源自对书画的热爱、深受家庭的熏陶,孙涛投身于砚雕艺术,与歙砚结下了不解之缘。
十二载春秋,他与砚为伴,技艺日臻纯熟。从最初的懵懂学徒,到如今独当一面的青年手艺人,孙涛见证了砚雕艺术的变迁,也亲历了自我认知的飞跃。起初,砚台于他而言,仅是磨墨之具;而今,每一方砚台都承载着他对生活的感悟、对艺术的追求。
“一块石头是没有生命的,你想要赋予它生命就要把自己的所想所得尽可能地融入其中。”实践团成员被孙涛对歙砚的热忱深深感染,坚定了对文化传承的自信心。
流风遗躅,守正创新
岁月厚积成书,日月琢磨为笔。“真正的匠人不但传技术,更要护文脉。”孙涛在与实践团成员探讨歙砚的传承与发展之际,表达了对这门古老手艺的深厚情感。匠人们对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图案精雕细琢,在继承传统韵味的同时,又融入自己在旅途中的感悟,使得这门艺术能够跨越千年,依旧充满生机与活力。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在提及当今歙砚市场发展情况时,孙涛介绍道,客流量变化给歙砚传承带来不少挑战,但他从未放弃,始终在守正中谋求创新。在砚台销售遭遇瓶颈时,他积极探索新的销售渠道,希望将歙砚制作这门古老的手艺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他们提供借鉴和学习的机会。
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实践团成员见证着非遗文化的薪火相传。这些看似平凡的石片,却承载着独特的匠心与灵韵;每一方砚台,都蕴含着匠人的深情与希望。
砚艺之光,匠心永续
砚坚硬如铁,似君子之耿介;雕山琢水,刻日镂月,表达了文人天人合一的观念。文人案头的一方砚台,或朴拙古稚,或清雅闲适,或别有意趣,承戴着文人对君子德行的向往和追寻。面对相石、粗雕、细雕、打磨等繁复工序,孙涛从手到心,以技艺立道;随物赋形,以情怀入魂。在不断的专业精进与技艺突破中,他“能人所不能”的非凡技艺为实践团深入了解这一传统艺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化石为砚,传承的不止是非遗技艺;匠心独运,承载的不仅是历史风华。一方小小砚台,架起古今对话的桥梁,书写大国工匠的弦歌不辍,篆刻着道阻且长的创新之路。匠心聚,百业兴,纵横间的细腻与辽阔,透过毫厘间的笔触与质感,汇聚成歙砚历久弥新的光芒。
文案/张子睿 王欣宇 白雨晨 姚凝 邹智祥
图片/孔宁文 李烨
值班编辑/谢冰悦 张子睿
责任编辑/薛丽超 徐丽娟 安仲玉
审核/王昊 阳铃 熊孜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