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下乡 | “财”子“智”绘青春新篇章④
  •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24 20:09:13   阅读: 次   字体 字体:
  • 编者按

    近日,我校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组建4支校级实践队伍分赴新建区、余干县、景德镇、婺源县等地开展实践活动。结合专业所学开展企业调研献策、退伍军人探访、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文旅发展等一系列工作,在火热实践中展现青春新作为,书写青春新篇章。


    “新新之火”实践团

    科创引领环保,智汇绿水青山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环保科技企业如同春风般温润,为现代化环境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7月22日,江西财经大学“新新之火”实践团前往江西金达莱环保科技公司,深入调研企业的环保科技和管理模式,旨在探索水环境治理的前沿技术和创新管理方案,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新的思路和经验。

    环保智汇,共筑绿水青山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环保科技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在这方面,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行业的先锋,展示了其在环保科技领域的卓越贡献。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高效污水处理技术和智能管理系统,大幅提升了水处理效率,降低了能耗,并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得了高度认可。此外,金达莱环保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绿色金融,推动地方社区环境改善,并与国际机构合作,推动全球环保事业的发展。这些努力与政府的政策引导相结合,共同为环保事业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助力实现绿水青山的美丽愿景。

    科技为基,创新引领发展

    环保科技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动力。江西金达莱环保科技公司作为江西省首家科创板上市的环保企业,一直致力于水环境治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公司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多项荣誉,还在国际上赢得了诸如国际水协(IWA)项目创新奖、美国R&D100科技创新奖、美国爱迪生发明奖等诸多大奖。这些奖项的获得不仅体现了公司在技术创新上的卓越表现,也展示了其在全球环保科技领域的影响力。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详细了解了公司在村镇污水处理、市政污水处理、黑臭水体治理以及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案例。金达莱环保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优化处理工艺,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并在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环保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企业管理,经验共享共赢

    企业的高效运营和科学管理是环保科技成功应用的保障。在调研中,实践团成员参观了金达莱环保的总部规划展厅、实时检测系统以及多个污水处理项目点,深刻体会到企业在管理上的优势。公司秉承“科技创新、人才驱动、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高效的管理机制。这些经验和模式为其他环保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现场观摩,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团成员还实地考察了新建区礼步湖生态再生水厂和新建城生态景观再生水厂项目点,详细了解了项目的建设过程、处理工艺及运营情况。在与项目负责人的交流中,成员们深入了解了污水处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感受到了环保科技在实际应用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这些现场观摩活动不仅丰富了成员们的理论知识,也加深了对环保实践的理解。

    尽管调研中发现了一些挑战,如技术推广的难度和运营管理中的瓶颈,但金达莱环保科技公司表示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优化管理模式,积极应对这些困难。公司致力于通过持续的创新和改进,推动环保事业的持续发展,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未来贡献力量。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对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有了深入了解,还激发了大家对环保事业的热情。成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积极投身于环保事业,为建设更加美丽的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余干青年先锋队

    退伍军人探访:岁月中的坚守与传承


    近日,余干青年先锋队踏上了寻访退伍军人足迹的旅程,他们有幸采访到了两位来自不同年代的退伍军人——66岁的雷年胜爷爷和79岁的雷保田爷爷,聆听了他们关于青春、奉献与家国情怀的感人故事。

    雷年胜,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兵,于1977年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梦想,从江西余干县开启了前往福建省的军旅生涯。回忆起那段岁月,雷老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那时候条件真的很艰苦,每个月只有六块钱的津贴,但我和战友们的感情却比什么都深厚。”雷老给先锋队成员展示了与战友们的聊天记录,“我们一起训练、一起执行任务,那种并肩作战的情谊,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尽管时光荏苒,但雷年胜心中那份为国效力的坚定信念从未动摇,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而比雷年胜更早踏入军营的雷保田,则是另一段历史的见证者。1966年,正值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年轻的雷保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加入军队。谈及当年的训练生活,雷老感慨万千:“那时候的训练条件比现在艰苦多了,但正是这样的环境,锻造了我们坚韧不拔的意志。”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那段岁月的怀念与自豪。雷保田表示,自己之所以选择军队并坚持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战争对童年时期的影响。“那些经历让我更加明白和平的来之不易,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国家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在采访中,两位老兵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当代青年的期望。他们希望青年能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不忘历史,铭记前辈们的奋斗与牺牲,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积极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中去。“你们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只有你们强大了,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繁荣昌盛。”雷年胜和雷保田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青年的鼓励和期待。

    此次采访活动不仅让队员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退伍军人的风采与魅力,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家国情怀的深厚内涵。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江财青年学子将带着这份感动与责任继续前行,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陶韵匠心,不虚瓷行”实践团

    银龄映晚晴,青春暖桑榆


    敬老爱老,心系桑榆,银龄守护,情暖盛夏。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7月23日,江西财经大学“陶韵匠心,不虚瓷行”实践团走进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社会福利中心为民养老院探访、慰问老人,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江财温暖。

    在院长操民贵的主持下,实践团成员开展了故事分享会、歌曲《十送红军》演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合唱、李文林红色故事演讲等系列活动,用贴合老百姓的语言,老年人群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进行呈现,让敬老院老人听得懂、能领会,让实践团成员在情感交融中感悟老一辈的情怀,强化担当、增长才干。

    浓浓敬老情,久久长相伴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实践团以歌声为桥梁,搭建起与老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平台,展现出青年一代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活动现场,老人们时而跟着节奏轻轻拍手,时而露出会心的微笑,那份由衷的喜悦与感动,温润着每一个实践团成员的心。

    “岁月如歌,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段旋律都承载着我们的记忆与情感。”实践团团长赵雨桐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爷爷奶奶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同时也激励我们年轻一代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忆峥嵘岁月,传红色火种

    “李文林于1932年5月30日在万泰县古坪村(今泰和县境内)被杀,临刑前,他高呼着‘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他的生命定格在了32岁。”实践团成员姜娜为老人演讲革命英雄李文林的故事。她以庄重而深情的语调,缓缓展开李文林烈士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画卷,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生动再现,跨越代际,让在场的每一位老人、每一颗年轻的心都为之热血沸腾。老人们眼中闪烁着光芒,掌声一次次在敬老院内响起,那是对英雄事迹的共鸣,也是对青年传承精神的赞许。

    走访慰问暖人心,真挚关怀传温情。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实践团走进为民养老院,与老人们促膝长谈,倾听他们讲述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为老人带去一份快乐、送上一份关怀,以真情服务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风貌。

    未来,实践团成员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用一份爱、一片情、一份力,在“三下乡”的道路上展现青春风采,不负时代重任。


    “婺梦同行,源泽乡土”实践团

    生态乡村画振兴,文旅融合促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近日,江西财经大学“婺梦同行,源泽乡土”实践团深入探访婺源县水墨上河景区,以实地调研深入剖析文旅融合如何成为驱动当地生态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文旅赋能,绘振兴画卷

    水墨上河景区,以“徽州的前世今生”为主题,聚焦徽州文化的深度体验;以“纸、墨、笔、砚”为人文底蕴,精心再现了徽州古镇的原生态生活风貌。实践团成员漫步其中,亲身体验了白墙黛瓦所营造的独特“水墨”艺术——可行、可观、可游、可居,于山水间感受“新婺源”上河诗意生活。

    村民们告诉实践团,在正确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当地旅游业迎来了蓬勃发展,在给他们带来可观经济收入的同时,更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多维度发展,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民宿经营等产业的兴起,造就一系列特色手工艺品的繁荣,为村民们铺设出一条条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无疑是对文旅融合显著成效的生动诠释。

    和谐共生,承江河余韵

    凭栏处,“青山远黛,近水含烟”。实践团与上河村村民携手共赋上河乡村生态旅游新动能,擘画“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未来。

    只此“青绿”,不止“青绿”。实践团成员同当地政府及景区负责人就推进乡村振兴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结合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充分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充分保护并合理运用当地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在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推进产业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只有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共同为建设美丽乡村尽一份力,才能汇聚起生态环境保护的磅礴力量,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崭新篇章。

    青衿之志,屡践致远,行远自迩,笃行不怠。通过将文化生态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水墨上河景区走出了乡村旅游的“上河之路”。实践团成员将继续深入探索,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为万千乡村找到千村千面、美美与共的最优解,共同绘制出更加绚丽多彩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素材来源/三下乡队伍

    值班编辑/谢冰悦

    责任编辑/薛丽超 徐丽娟 安仲玉

    审核/王昊 阳铃 熊孜贤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玉屏大道江西财经大学南区大学生活动中心 邮编:330013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