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包装食品时首先要看什么?”“遇到食品安全问题该如何维权?”“食品安全离我们到底有多远?”九月下旬,一场场围绕食品安全的主题宣讲会在江西财经大学各学院火热开讲,麦庐园二食堂里,“明厨亮灶”监控大屏旁的食品安全漫画格外亮眼。
原来,这是江西财经大学举办的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9月11日,由国务院食安办牵头的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京启动,学校各学院积极响应,联动相关部门,结合各自专业特色,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线下宣讲活动。
“案”说食安:工商管理学院聚焦真实案例,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
工商管理学院聚焦校园生活,以“一杯奶茶引发的急诊”、“假羊肉事件”等典型新闻案例为切入点,通过以案说法、依案释法,向同学们展示了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风险,强化了大学生的食品安全使命感,拉近了大学生与食品安全的距离,帮助每一位同学对食品安全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在校园里形成“懂食安、护食安、享食安”的良好氛围,共同把好“舌尖上的第一关”。
“权”说食安:公共管理学院围绕打假维权,强化食品安全法制观念
公共管理学院聚焦食品安全维权主题,通过模拟消费维权场景,还原农村集市销售过期食品、校园周边“五毛食品”等典型场景,详细讲解《食品安全法》中的相关条款。“维权的关键在于保留证据,购物小票、问题食品照片、甚至消费过程的录音录像,都可以作为维权证据。”在宣讲过程中,该学院宣讲团成员详细阐释了食品安全维权证据保全、投诉举报渠道等关键环节,说明食品安全问题维权重点,厘清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权的难点着力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引导同学们勇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智”说食安: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立足宏观视角,创新食品安全宣讲形式
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的宣讲会则聚焦“科技赋能食品安全”,展示了“互联网+”时代下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生动揭示食品安全不仅是基础民生问题,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大家看,这是部分省市推广的智能监管平台,通过手机APP就能实时查看餐厅后厨情况。”宣讲团成员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该学院立足科学前沿,通过线上学习与线下研讨、传统治理与科技赋能等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能,使每一个环节行为可溯、过程可查、责任可追,让食品安全看得见、管得着、查得清,为构建现代化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建言献策。
食安校园:“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江财在行动
除了各学院自行组织的宣讲会,江西财经大学学生会还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一系列食品安全实践活动。
“食品安全不仅是监管部门的事,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校团委学生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计划在校园内开展‘你点我检’活动,针对同学们普遍关注的食品品类,邀请相关部门进行快速检测,让同学们亲眼见证食品安全检测过程。”
与此同时,各学院学生会还发起了“反食品浪费”倡议,在食堂张贴宣传画,提醒同学们按需取餐,践行“光盘行动”,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VR学院学子在参加完宣讲会后深有感触:“之前总觉得食品安全离我们很遥远,通过这次活动我才明白,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成为食品安全的守护者、践行者。”
此次活动组织有力、推进有序、成效显著,各学院精心策划,同学们积极参与。江西财经大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完善长效机制,努力构建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格局,形成“尚德守法、共享食安”的良好氛围,为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建设平安校园、健康中国贡献青春力量和“江财方案”。(图/上述各学院 文/袁思涵、黄天昊、郑小君、汪子涵 值班编辑/吴燕 责任编辑/ 郑宛芊 郭馨然 饶震 )